茫茫幕阜山
祖國的地理大勢,決定了通城縣特殊的地理位置。
通城縣坐落在高聳云端的幕阜山主峰下。往北是一望無際的江漢平原直到大別山,往東南是丘陵平原直抵羅霄山脈,往西南是洞庭湖平原相連的衡山。幕阜山在這里形成了湘、鄂、贛三省的天然分界線。“一腳踏三省”就在通城界上。
幕阜山群峰雄峙江南,山中物產豐富,奇珍異木,舉不勝舉。聞名全國的“本草天香”油茶,就產自主峰下黃袍山綿延數百里的油茶林中。藥圣李時珍曾在幕阜山脈的龍窖山(今岳姑山)挖藥研究,創(chuàng)作《本草綱目》達半年之久。山中充沛的雨量發(fā)源了雋水(下游叫陸水)、黃袍山發(fā)源了汨羅江、修水河等無數大小河流。這些河流在滋潤兩岸萬傾沃土和莊稼的同時,偏偏又和燦爛的人文歷史緊緊相連。偉大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而亡,成為千古嘆息;晚年的詩圣杜甫,落寞地死在平江的一條小船上;修水河岸養(yǎng)育了北宋詩人黃庭堅……
這些沉重的記憶已經叫人不堪重壓,而更多的歷史之謎,在撲朔迷離之中時時將我們引入血雨腥風的追尋里!
天岳關遠眺
兵家重地通城
幕阜山南北是五谷豐登的富庶之地,史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談,兩湖自然成了歷代統(tǒng)治者的虎視之地。而要得到兩湖,安亨魚米之福,必須控制幕阜山。兵據幕阜山,可南北調遣,行動自如,掌控有度。由于戰(zhàn)略位置重要,通城成了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
沿著通城的大小隘口進山,到處都有巨石高壘之狀,雖然那些險峻早已被春風和鋪天蓋地的松杉、油茶及草木所掩飾,但那悲壯的血雨之聲,仍然在民間流傳的故事和稀有的文字記載之中隱隱傳來。
通城所屬的幕阜山部分,雄關排列。有歷史遺跡存在的有雁門關、保定關、昭關、得勝關和天岳關等處。有古兵寨遺跡的有槐寮寨、長山寨、棋盤寨、張思寨、南樓寨等處。有雕卡遺跡的有黃旗坳、高龍卡、石家咀、石板坡、南港、南樓嶺、苦竹嶺、青福沖、永安卡等處。它們棲息在漫山遍野的油茶松杉中,睜著一雙雙歷史的眼睛……
這些關、寨、雕卡雖然隨著戰(zhàn)事屢建屢毀,在時間深處,沉默不語,但無疑,那些永遠毀不了的遺址,卻仍在向人們講述著悲壯的歷史舊事。
一個遺址是一部書!
至今保存完好的天岳關又是一部怎樣的書呢?
功蓋天地 死重泰山
南唐與天岳
幕阜山歷史上曾叫天岳山。如果算上聞名天下的“五岳”,它的海拔排在第三位,不知什么時候,哪位多事之人,將其改為幕阜山,從“岳”中除名了。原因尚不得知,也無有考究之要,天岳關的修建,才是本文的探究之事。
話說唐朝末期的公元907年后,天下亂得一塌糊涂。史稱“甚矣哉中國之亂,未有逾五季者也!”,“五代共五十有三年,汴、洛之間,君十三人,易姓者八……前后凡十國……”,“五代之禍烈矣,而推厥禍胎,實始于唐季之藩鎮(zhèn)”。
公元937年,李昪代吳稱帝,建都金陵,國號唐,史稱南唐,向后周稱臣。南唐建立6年后,李璟上臺,稱保大元年。遼主入汴時,李曾派使賀遼,請詣在長安修復唐高祖諸陵,被拒絕。南唐發(fā)憤圖強,也確實興旺了一陣,先后滅了閩、楚等小國,一度管轄了福建、江西、江蘇、湖南、湖北東部和安徽的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qū)。
南唐岳洲剌史宋德權,任上深知守邊責任重大,四出察看戰(zhàn)略要地。北面雖有滔滔長江作天然屏障,但仍不忘在洞庭湖置辦船只,操練水兵。西邊的益陽有南唐守將李建期駐扎,可以互相策應,無有大礙,只是東邊的幕阜山乃是心腹大患,倘若丟失,乃是懸劍在額,無有寧日。視察天岳關的當兒,宋一望山勢,大叫“險!險!險!”隨即和監(jiān)軍任鎬登上關隘最高處……
初建天岳關
南唐保大八年(公元950年)六月,寂靜的天岳隘口突然熱鬧起來,岳洲剌史宋德權、監(jiān)軍任鎬,率領二千南唐將士到這里安營扎寨,修筑天岳關,建造屯兵的長山寨。
整個建筑群,都是經宋德權和任鎬一道,按照可攻可守,可進可退謀劃的。他們從附近湖北、湖南、江西征來三千石匠,將天岳關用巨型條石壘起五丈多高,關下置單拱門,關上十數寬,兩邊各設垛孔二十來個,可容百來弓箭手操作放箭,關南山脊陡峭,直通至高點只角樓(海拔1538.2米),關北沿山脊直通幕阜山主峰。兩邊山脊上的關鍵處,都建有作戰(zhàn)的雕卡,既守山脊又與天岳關互相策應。兵士民工一起,又將山脊兩邊的松樹、油茶樹砍去,留出三十余丈的開闊視野。與關隘同時動工的還有屯兵之所長山寨。他們在關南的背北風處,選起幾處相對較平、又相互連接的山坡,砍樹,打土挖石,壘石蓋房。
仲秋,宋德權第四次視察天岳關時,只見雄壯的天岳關在萬山叢中拔地而起,關隘上,南唐旌旗如林,在秋風中獵獵作響,守關將士手操兵器,站在雄關上威風凜凜。解除心頭之患,宋德權滿心歡喜,留下一千將士守關,得意地回了岳洲。
在那個亂世里,洪水猛畜般的戰(zhàn)爭,說來就來了,任何得意里都蓄滿了更大的失落。
后周攻南唐
天岳關剛剛建成五年,后周南面行營都統(tǒng)領兼中書令王逵為統(tǒng)兵元帥進攻南唐??蓱z一個南唐李璟,對內稱帝,對后周稱臣,對遼稱臣,夾縫中也不讓安寧。后周一路北犯進逼益陽,殺進南唐守將李建期寨內,建期慌忙抵敵,被五將纏住廝殺,任建期如何能奈,最終被眾人活捉了去。所有戎兵二千皆盡斬首,后轉下潭州,王逵又令牙將蒲公益(此時已授指揮使)攻岳州。岳州剌史宋德權、監(jiān)軍任鎬意志衰退,稍戰(zhàn)自潰,天岳關自然暴露于敵掌之上。
南唐保大十四年(公元956年)二月,蒲公益由岳州進攻天岳關,南唐守將陳澤率眾據險抵抗,蒲公益從岳州兩次增兵,戰(zhàn)事兩旬仍未得手。蒲公益見硬攻無果,轉而圍困天岳關、長山寨,斷守將糧水。又月余,關寨內糧盡水絕,將士饑渴難忍,疲倦不堪,戰(zhàn)斗力銳減。蒲公益指揮士卒強行搶關成功。南唐守軍拼死抵抗,守將陳澤傷重被擒,千余將士盡皆戰(zhàn)死。一時,山河易色,日月無光!
戰(zhàn)后,蒲公益登上天岳關,一覽雄關壯景,驚嘆不已,落暮里遠山如黛,近山迷蒙,蒲執(zhí)意留宿,次晨再看??粗粗?,突然覺得如此雄關,不為敵用,即為匪用,不如毀掉了事。即令部下縱火燒寨、裂石毀關。
好一個天岳關長山寨,頓時成了一堆亂石一地灰燼。
岳飛征楊么
南宋初年(公元1130年),洞庭湖地區(qū)農民從鐘相起義,鐘相死后,義軍在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楊么等頭領帶領下繼續(xù)造反。楊么(么yāo同幺字音意),名太,因在起義軍諸首領中年齡最小,按照土語習慣最小者為么,俗稱楊么。楊么與夏誠、周倫等結寨于龍陽的江北岸。紹興三年(公元1132年)夏,楊么被推為總首領,稱大圣天王,并用以紀年,立鐘相少子子儀為太子,擁兵二十來萬,起義軍以洞庭湖為中心,勢力范圍西及湘西,南到長沙,北接湖北公安,東至通城天岳關。
義軍修復了天岳關,高關扎寨,成了洞庭湖根據地的東面得力屏障。關隘修復時,楊么親臨察看,部署駐軍,謀劃方略。關隘修復屯兵后,夏誠、周倫等首領都曾登臨檢查察看,指揮操練義軍。義軍戰(zhàn)斗力大增。
為了消滅起義軍,朝廷多次派官軍圍剿。官軍采取剪其羽翼,剿滅四周,然后孤立大營的戰(zhàn)略。兩年里,五次派兵攻打天岳關。守關義軍頑強抵抗官軍強攻。后來,夜襲、招安、圍困,什么方法都用上了,也未奏效。義軍的聲勢,讓朝廷日夜不安。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宋朝不得不從抗金前線,抽出岳飛統(tǒng)軍前往洞庭湖剿滅義軍,岳飛親領一支精銳之師,來到天岳關。當時,岳家軍抗金名氣很大,天岳關守軍從氣勢上就有所瓦解,義軍堅守了三天,損失將士千余,天岳關被岳家軍攻破。
破關后,岳家軍又一次將天岳關夷為平地。可憐一個楊么,被民族英雄岳飛剿滅,歷史名聲就有了另一種味道。老百姓憐憫楊么的少,歌頌岳飛的多。老百姓還曾在天岳關附近,為岳飛建有岳王廟。楊么的高尚義舉,被岳飛的光環(huán)稀釋得所剩無幾。
徐壽輝起義
中華民族素有抵抗強權,不屈外侮的民族精神,上演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壯故事,天岳關又一次和民族精神聯(lián)在一起。
從北宋末年女貞族侵犯中原開始,直到元朝滅亡的一百多年間,紅巾軍一直是民間抗金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元末,義軍四起。羅田人布販子徐壽輝與鄒普勝、倪文俊舉起紅旗造反,自稱皇帝,號天完國,改元治平,義軍迅速攻下江西和湖北的廣大地區(qū)。
徐壽輝據鄂州后,派義軍很快占領了通城,立即修復天岳關,并派軍駐守。
當時,在數股義軍中,徐壽輝勢力影響最大。元廷多次派兵追剿,終無果。起義軍內訌,成了史上多起揭竿舉事流產的最大原因。紅巾軍也不例外,沔陽義軍頭領陳友諒,將徐壽輝騙殺,可憐徐壽輝起事十載,英雄一時,競死于同儕之手。徐死后,天岳關守軍攜著徐壽輝“統(tǒng)軍元帥府”大印,堅守數月,后被官軍破關。帥印由一別將護出,該將身負十來處刀箭傷,在逃出天岳關外40多公里的沙堆,被一農民救起。相傳,徐壽輝對地處幕阜山的通城十分看重,曾有移都通城之意,故有“統(tǒng)軍元帥府”印流落通城事。上世紀六十年代,沙堆農民在山坡上開茶園,偶爾挖出此印。如今成了通城縣博物館的國家一級文物,鎮(zhèn)館之寶。
滅徐壽輝后,天岳關又被元軍所毀。
近代天岳關
近代史上,天岳關的名字與袓國的命運聯(lián)系得更緊。
太平天國運動曾在近代中國產生過重大影響。太平軍攻下岳州后,水路沿長江下武漢,陸路由東王楊秀清帶領太平軍從岳州進發(fā)攻下天岳關,進入通城,過崇陽、通山、咸寧直指武昌城。在其后太平天國活動的十多年里,義軍10次占領通城,并多次指導通城農民起義,義軍把守天岳關這個西線的生命通道,留下了諸多佳話,至今在民間廣為流傳。
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北伐戰(zhàn)爭時期,原中華民國副總統(tǒng)李宗仁率北伐部隊進入通城(《李宗仁回憶錄》有記),就是從天岳關開進的。傳李宗仁登上天岳關,放眼云海夕照,蒼翠連天,想到四分五裂的大好河山,曾感慨萬分,更加激起北伐必勝的堅定信念。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湘、鄂、贛紅軍時期,彭德懷領導的紅軍部隊,曾到天岳關活動,留下了諸多佳話。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天岳關是薛岳部隊的防區(qū)之一,悲壯的抗戰(zhàn)往事,舉國震驚,時任國民黨總裁的蔣介石,曾親筆寫下“氣壯山河”的題詞,將天岳關的名氣推向高峰。這又是一回怎樣的事呢?
氣壯山河
喋血抗日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后,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全國人民奮起,同仇敵愾,投入了拯救民族、不當亡國奴的民族解放斗爭中。
為了消亡中國人民的抗日意志,日寇瘋狂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國民黨中的親日派散布“抗日必亡國”的投降言論。為了粉碎日寇的狂言和國民黨親日派的陰謀,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迅速開入敵后,取得了“平型關大捷”的勝利,國民革命軍也在臺兒莊會戰(zhàn),取得了消滅日寇二萬余人的勝利,大大激勵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意志,打破了日寇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在抗日之初產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國民革命軍陸軍九十二師接上級命令,參加了臺兒莊會戰(zhàn)。臺兒莊在山東省南部(今棗莊市)地區(qū)。1938年3月下旬,日軍第十師團向臺兒莊進攻,一度被中國軍隊擊退,日軍猖狂反樸,占領了臺兒莊。4月3日,中國軍隊以40萬的優(yōu)勢兵力,在愛國將領李宗仁指揮下,包圍了臺兒莊之敵,并擊退由臨沂增援的敵第五師團一部,至4月6日,將兩萬余日軍消滅在臺兒莊?!堆獞?zhàn)臺兒莊》的電影,悲壯地再現(xiàn)了那場戰(zhàn)役。
九十二師奉命參加了臺兒莊會戰(zhàn),怎么和天岳關扯在一起了呢?
心靈的震動
夜,已經很深了。一個掛國軍少將軍銜的中年軍人,仍在昏暗的燈前,一支接一支地抽著煙。他的眼里充滿了淚水。
窗外,呼嘯著怒號的北風,林濤聲越過深不見底的黑暗,由遠而近,由近而遠,似吼聲,似哭聲,又似喊殺聲……近一年來,這聲音聽得太多了。它讓一些人麻木了,也讓一些人消沉了,還讓一些人精神死了!想到這里,少將站起來,眉頭皺到一起。
遠處又傳來了的雞鳴聲,一聲聲清脆明亮,一聲剛息,又一聲傳來,此起彼伏。在這個人煙稀少的大山夜晚,這聲音成了唯一的生氣象征。少將拔了拔瓦盆里正在熄去的炭火,一個軍人的責任讓他瞬間眼前一亮,是的,要舉起一炬火來,把民族的前程照亮!啊,那些將士們的生命和血,不正是一炬火嗎?
一年前,九十二師還是一支一萬多將士的隊伍。剛剛一年過去,全師剩下不足三千人了,他們倒在抗日的戰(zhàn)場上。他們都是生龍活虎的青年人?。≡诘钟馕?,保衛(wèi)家園的戰(zhàn)爭中,他們舉起民族的旗幟,用生命的火光照亮世界。有他們的精神,中華民族不死,中國不亡!是的,把他們的精神立起來!
這位少將是九十二師師長梁漢民。時1939年春節(jié)剛過。九十二師駐守天岳關已經兩個多月了。
碑林
立碑天岳關
抗戰(zhàn)的天岳關的春節(jié)是沒有歡慶氛圍的,即使是山區(qū)老百姓送來豬羊,送來一千斤茶油慰問部隊,梁漢民和將士們都十分感動,但殘酷的現(xiàn)實仍讓大家快樂不起來。清晨,睡了不到兩個小時的梁漢民,就裹著大衣,立在“天岳關”前。
黃浦軍校畢業(yè)的梁漢民,帶著全師僅存的官兵,已在這第九戰(zhàn)區(qū)的防地駐扎三個多月了。他早就知道天岳關悲壯的歷史。眼前的關是咸豐五年(公元1885年)重建的?!锻ǔ强h志》記載“此關于咸豐乙卯為抗御外侵而建”,那時,外國列強正在中國大地橫行,企圖瓜分中國。全國各地為保家衛(wèi)國,作了大量準備。湘軍將領湖南才子李元度蒼勁有力的“天岳關”題詞就懸上關上。
這關好險,“一關鎖住萬重山”啊,這不正和自己的抗日救國,一個軍人就是一重關的理念不謀而合嗎?就在這里為英雄的精神立碑,為祖國的榮耀立碑!
怎樣把雄關的歷史與抗日的歷經結合起來,讓其渾然一體呢?
梁漢民沿著天岳關右邊陡峭的山崖,手扯著石縫間的油茶樹枝,一步步往上登攀,爬了200米左右,一片300來個平米的小山包赫然眼前,這不正是立碑的好地方嗎?這里往下,俯視雄關,往上是更加陡峭的崖嶺,這不象征著抗日才剛剛爬了一段陡坡嗎?
“碑就立在這里!”梁漢民對跟隨的參謀長說。“你們再具體規(guī)劃,把圖紙給我審查。”
天岳關
臺兒莊會戰(zhàn)
開春后,通城、平江、修水200多石匠和近千民工集中在天岳關。定梁漢民感動的是好多油茶榨坊在晏氏榨坊的帶動下,主動停工,填出勞力來到了這里。
“乒乒乓乓”的鑿石聲漫山傳來。聽到這鏗鏘不絕的聲音,梁漢民的眼睛里又充滿了淚水,這不正是抗日戰(zhàn)場上,將士們憤怒的槍聲嗎?
在臺兒莊會戰(zhàn)中,九十二師的官兵,負責從城南進攻守城的日寇。將士們手握簡陋的武器,仰攻裝備精良的日軍,大家沒有退縮,只有沖鋒。將士們一批批潮水般向敵人沖去,硬是用血肉之軀,撞碎城墻,用刺刀殺進日寇的防線,讓鬼子們膽寒顫栗,成為將士們的刀下之鬼!
那是感天地泣鬼神的戰(zhàn)斗場面,僅九十二師,就有4000多將士,用生命和熱血澆鑄了中華民族的不朽之魂,一寸山河一寸血!任何外敵要想侵吞一寸中華熱土,那就拿命來!
粱漢民走到正在忙著的石匠間,那些主動起早床、打夜工的六、七十歲的老匠人,讓他特別感動。當他們聽說修碑建亭是為抗日死去的軍人們招魂安魂鑄魂時,那些昏花的眼里閃爍的是泛著淚花的光彩。是啊,如果年齡讓他們倒回去四、五十年,他們同樣是一顆顆抗御外侮的子彈!
武漢保衛(wèi)戰(zhàn)
清晨,梁漢民登上山頭,看到眾多的民工在亂石、山崖、灌木和茅草間清理紀念墓地的情景,心里又生出一種感動。國難當頭時,如此多的人不分前方后方,都在獻著自己的一腔熱血!想起血,他又想起了臺兒莊戰(zhàn)役后,九十二師奉命參加武漢保衛(wèi)戰(zhàn)的情景。
1937年11月,國民政府由南京遷至武漢,武漢成了全國軍事、政治、經濟的中心。日寇預期武漢陷落后中國會停止抵抗,從而全面占領中國。部署了重兵進攻武漢。九十二師來不及休整和補充兵員,又投入了武漢保衛(wèi)戰(zhàn)。在外圍配合協(xié)守田家鎮(zhèn)要塞。從9月中旬開始直至要塞陷落,半個月時間里,九十二師在駐守的十多里戰(zhàn)線上,與鬼子進行了又一次殘酷的搏斗,又有2000多將士為國捐軀……
梁漢民的心在顫抖,手在顫抖。他的眼睛不敢睜開,那些曾經生龍活虎的笑臉,在自己祖國的土地上,被外敵奪去生命!這是一個積貧積弱民族的恥辱??!不消滅那些殘忍的侵略者,沒有一代人勇敢地犧牲,國家怎能站起來,炎黃子孫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外敵剝奪生命的歷史如何結束?!
勤務兵默不作聲,一次次送上用本地茶油烹飪的香噴噴的晚餐,又一次次端回去加熱,已經是第四次了。
崇陽遭遇戰(zhàn)
紀念碑碑首的飾物做什么形狀?梁漢民思考長久,沒有確定,參謀長也沒有好建議。一天上午,梁漢民走進了師屬野戰(zhàn)醫(yī)院。
醫(yī)院里,負傷的士兵躺滿了簡陋棚房的各個角落,這是他最痛心的地方,好多傷兵由于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在病床上死去。在藥物缺乏時,好在當地出產的茶油,有消炎解熱功能,又是做膏藥的上好調料,山民們從天岳關附近采來大量草藥,送給醫(yī)院做藥熬膏,解除一些燃眉之急。
梁漢民一眼望見李營長。戰(zhàn)場上,他是那樣勇敢頑強。九十二師撤出武漢后,奉命通過咸寧、崇陽前往通城駐防。哪知沿途早被日軍第九師占領。部隊趁夜走過咸寧,在崇陽大沙坪與日軍遭遇,一場遭遇戰(zhàn)打響了。梁漢民命令李營長所在團“一定要為九十二師打開一缺口。”這個團強攻了半天沒有結果。李營長主動向團長請戰(zhàn),從一條小溪里摸進了日軍后方,一陣猛打,敵人的防線潰了一個缺口,大部隊沖了過去,而李營長則被敵人纏住,子彈打完了,就拼刺刀。后來接應的部隊僅救出了李營長在內的十來名將士,李營長身負重傷。
“師長,你不要難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就是死了,變成了骷髏,也要用頭顱上的兩個洞,看著日寇滅亡!”
第二天早晨,李營長不治亡故。他和崇陽遭遇戰(zhàn)一道獻身的700多名將士,把血染在了祖國的山河上!
梁漢民眼里噴出火來!一定要讓李營長和那些死去的弟兄們看著生者是怎樣戰(zhàn)斗的,看著日寇是怎樣滅亡的!
紀念碑首做上了一顆石骷髏雕像。
無名英雄墓
九嶺阻擊戰(zhàn)
建制殘缺的九十二師在天岳關駐下不久,日酋野島率部隊三路進攻通城,企圖南下占領長沙,第九戰(zhàn)區(qū)負責的九嶺阻擊戰(zhàn)打響了。九十二師所有能戰(zhàn)斗的人員都開赴了九嶺前線。
1938年11月,九二師奉命據守九嶺關一線的倒背山。十日,日寇以1000余鬼子,2000余偽軍,10輛坦克為前導,10余架飛機為掩護進到了倒背山下。飛機大炮對山頭進行了半個小時的轟炸掃射,山頭的松樹、油茶林被連根拔起。步兵開始進攻了。駐守一無名高地的連長孫鴻基,率領全連頑強阻擊,一連打退了敵人的五次沖鋒。下午,日寇對這個突出高地重點進攻。飛機大炮又開始了地毯式的轟炸。孫連長將部隊分散到山下隱蔽。炮火一停,鬼子的沖鋒開始了。孫連長指揮一排迅速上山,二排、三排從側翼兩邊包過去,待鬼子攻到半山時,山上山下一齊開火,鬼子腹背受敵,丟下大批尸體,慌忙轉身逃竄??上?,孫連長被一顆子彈擊中頭部,身負重傷被抬回了天岳關。這一天,日偽軍死300余人,傷500余人,沮喪地退回了縣城。
每次戰(zhàn)斗過后,傷亡統(tǒng)計表報到梁漢民面前,梁總是不忍心看,那些數字就像一把刀,一刀刀割在他的心上。九嶺阻擊戰(zhàn)又是傷亡將士500多人……
孫大英雄
九嶺阻擊戰(zhàn)在《長沙日報》見報后,孫鴻基連長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孫是安徽渦陽人,每次對日作戰(zhàn)英勇,沖鋒在前。其妻黎氏(武漢人)在報上看到孫的事跡后,立即趕往通城。當她到達天岳關時,只看見丈夫的新墳,看到丈夫死后晉升的軍銜“陸軍少校”。
染漢民親自吩咐,將“孫大英雄”單獨成墓,埋在翠綠的油茶林中,他是墓道里僅有的單獨兩墓之一。黎氏在新墳前哭得死去活來,請人在墓碑雕上“故夫孫鴻基之墓”,又執(zhí)意留下守墳三個月。黎氏每天到丈夫墓前悼念,燒香燒紙默默地陪著丈夫。三個月后,黎氏一哭三回頭,走下了天岳關。漫山的油茶樹、松樹,目送著這位新寡的、可敬的少婦離去,滿山綠葉含悲!
1939年6月,天岳關抗日將士陣亡紀念亭近兩萬平米的占地面積,已經按圖紙整理就緒,各種備料亦接近尾聲,梁漢民看后,輕輕舒了一口氣。那些陣亡將士即將有個歸宿了。
參謀長告訴他,紀念亭的墓志銘、楹聯(lián)的征集工作進行得很順利,通城、平江、修水三縣文人撰寫的稿件收了不少,等待師長定奪,同時,三縣的縣長都提出撰詞祭祀可否?
是呀!題詞?名人題詞不是更為紀念亭壯色增輝嗎?梁漢民立即想到了校長蔣中正、戰(zhàn)區(qū)司令薛岳和軍長李仙洲。
英雄墓志銘
在搖曳的茶油燈下,梁漢民細心讀著應征的無名英雄墓志銘征稿。“唉,寫文章易,寫心難啦!”梁漢民嘆息了一聲,又放下一篇征文。
突然,一篇征文落入眼簾。
無名英雄墓志銘
倭寇侵凌,國土淪陷。本師將士,負全民之重寄,抱殺敵之決心,銜命抗日,馳騁魯、鄂與敵鏖戰(zhàn)達十余閱月。奈我英雄,捐身軀,拼頭顱,沖鋒陷陣,每多壯績,迂回繼襲,突建殊勛。本師之能達成任務,迭奏膚功者,英雄之勛甚偉也。壯哉!報國盡忠,丹誠昭于日月;舍生取義,浩氣連夫乾坤。英雄身死矣,精神震鐸寰宇。英雄氣絕矣,遺烈彪炳千秋!寄忠魂有托,樹后死楷模,爰于已卯五月,辟天岳關之陽,建墓勒石,以旌忠烈。撫碑興思,幕阜云黯;書帛著績,天岳星輝。我后死將士,能不緬懷壯績,勇赴事功,掃蕩敵寇,復興民族,以慰英雄在天之靈者乎?銘曰
壯志凌云,生活艱辛,連年長征,救國救民。昔同甘若,今競成仁。出師未捷,何堪先殉?求仁得仁,不負此生。忠昭日月,義泣鬼神。英雄無論,崇高無論。萬古凜冽,感昭后人。
“好!寫得好!”梁漢民又讀了一篇,改了數字,拿起筆,在文尾慎重地寫上: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陸軍九十二師師長梁漢民率全軍將士建立無名英雄墓紀念。
梁漢民命人請來作者,親自陪酒,給其潤筆費現(xiàn)洋三百元。
英雄墓志銘
氣壯山河
就在抗日將士陣亡紀念亭緊鑼密鼓建設的時候,國民黨總裁、國民黨軍事委會委員長蔣介石的題詞“氣壯山河”由九戰(zhàn)區(qū)司令薛岳派專員送來了,同時送來的還有薛岳的題詞“浩氣長存”。之后不久,軍長李仙洲的題詞“人類之光”也送到。
梁漢民立即安排人拓字勒石在無名英雄墓上。祭祀區(qū)是一個203平米的方形平臺,平臺正中是一座5.16米高的碑體,碑體正面刻著“無名英雄墓”,左側刻著“浩氣長存”,右刻“人類之光”.碑首是一顆石雕的骷髏。以示全師誓死抗日,不惜馬革裹尸、白骨露野的決心,同時,還代表死去的將士雙眼望著日寇的滅亡之日。
墓碑前8米處,立著蔣介石題詞“氣壯山河”的石壁。壁由四塊大石板拼接而成,高2.46米,長3.96米。從正門臺階登上無名英雄墓,首先看到的是“氣壯山河”的題詞。
墓后是約3.4米高的墓志銘石壁。墓志銘刻著梁漢民的名字。字是平江縣石漿鄉(xiāng)塾師閔默秋先生所書。
墓碑兩側,各立有1米多高的石雕子彈12顆。宣示了九十二師不忘保衛(wèi)祖國,保衛(wèi)死者榮譽的決心。
氣壯山河原碑
大氣群落
墓碑工程完成后,配套工程隨即全面安裝。無名英雄墓的左下方辟為石碑林,國民黨軍政要員關麟征、吳逸志等及地方政權長官,九十二師將士等題詞,刻在大大小小的石碑上。“氣吞長虹”、“浩氣吞日”、“威震殊俗”、“與天岳長存”等等,壯懷激烈,震動人心。
碑林下的山頭上,建有永久亭。此亭為單層攢尖式方形石亭。建筑面積為32平米。亭內有圓石桌一張,石墩四個。北面的兩邊石柱上刻有“英雄無名無以能名,烈士有功有所表功”的楹聯(lián)。亭頂為石梁結構,亭面為石板鋪蓋。
墓西約80米處,一處山泉滲出的地方,用條石砌有一方形小井,終年不涸。旁立有梁漢民題字“無名英雄泉”石碑。九十二師駐守天岳關的部隊多是飲此泉水,此泉終年不涸。
從天岳關主道至無名英雄墓,全由2米長的條石鋪成,由儀門進入。儀門門楣刻“無名英雄墓道”,兩端為石雕龍頭,兩邊門柱雕有半米高的國軍軍人頭像,下刻有“靈護天岳,氣壯黃龍”對聯(lián)。對聯(lián)下沿雕有兩個站崗的軍人像。儀門到墓群有170多米長的臺階,臺階連接永久亭、英雄泉、墓群等處總長約800多米。階梯兩旁碑石林立。
整個建筑群,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一種大氣磅礴的構架,一種震撼心靈的魅力。翠綠的松杉油茶相伴前后左右,葉片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英雄墓道和儀門
警示后人
可惜,工程還未完工,梁漢民奉命帶著不足3000人的九十二師調防他處,離開了天岳關。離開的那天,全師集合在“無名英雄墓”前,隊伍站滿了墓地和天岳關。生者向死者舉起拳頭莊嚴宣誓,表示了抗日到底,直到勝利的決心。
早晨的太陽照著每張臉孔,照著他們擦得锃亮的鋼槍,照著他們鋼鐵般的誓詞,又照著他們沿著蜿蜒的山路,穿過碧綠的油茶林,向遠方走去。照著送行的山民久久揮著的手。
梁漢民最后走下山頭,離開墓地。他向師部參謀和由他帶領留下的一個班的士兵們作了最后一次完工交代,轉身向無名英雄墓,向天岳關,向歡送的人們,向送給他10斤茶油的老者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轉身策馬而去……離去的梁漢民被調任國防部中將參議,過上有職無權的虛設生活。
九嶺阻擊戰(zhàn),從1938年11月后的五年間,日寇始終未踏過九嶺一步。直至1944年5月,國民黨新一一三師在天岳關與日軍作戰(zhàn)失利,日軍抄后路,前后進攻九嶺關,九嶺一線才全部陷落,天岳關也被日軍占領。
文革期間,天岳關抗日將士陣亡紀念亭群落被徹底損毀。1987年,時任縣文聯(lián)主席吳自強從天岳關的油茶茅草中發(fā)現(xiàn)抗日將士紀念亭建筑群落遺址后,向時任中共通城縣委副書記黎時忠匯報,黎時忠向方方面面作工作,使紀念亭建筑群在紀念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50周年之際得以按原貌修復,成為我省唯一的抗日紀念建筑群?!度嗣袢請蟆泛M獍?、中央電視臺、湖北電視臺、上海電視臺、中國科學院《抗日戰(zhàn)爭研究》等多次報導此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日寇在古時就犯我疆土,屢打屢敗,屢敗屢來,如今又在我們的釣魚島做鬼,狗改不了吃屎!整天打牌喝酒的人們啊!別忘了抬起眼睛看看窺視你幸福的那條狗!別忘了到天岳關去讀讀先人用血寫給我們的那本書!
永久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