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本人觀看了央視四頻道國家記憶欄目,“永不過時的勞模精神”系列專題片。其中關于張秉貴“一團火精神”的事跡讓我觸動很大,被其事跡深深地震憾,忍不住拿起筆來與大家分享。
出生于戰(zhàn)亂時期北京的張秉貴,1954年雖然年齡超過了10歲,因其在私人商行從事20年的賣貨郎經驗,被破格錄起了北京市百貨大樓的售貨員,吃盡苦頭的他,倍加珍惜在糕點柜臺賣糕點這來之不易的工作,在當時國營企業(yè)工作人員流行“門難進,臉難看”的時代,張秉貴卻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不厭其煩地為每一個顧客細致服務,受到顧客的高度認可,他的柜臺每天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一次他聽到兩個顧客在議論,張師傅的服務態(tài)度確實是好,要是速度再快點讓我們少點排隊的時間就好了。聽在心里的他,走在回家的路上深深地思考著,于是他到處找到了與其糕點大小差不多的石塊在宿舍里一遍又一遍地用牛皮紙練習包裝,經過幾十個夜晚的苦練,他包裝糕點的速度快了三倍。
兩年后,因百貨公司的糖果柜臺名目繁多,每天總是人山人海,顧客投訴不斷,一天他接到公司調令,要調他到糖果柜臺,他利用休息時間提前到貨臺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糖果名目有100多個品種,有的人要買20個品種左右,而且是一兩二兩地稱,其重量極不好把握,抓多了又要放回去,抓少了又要補,耗時太多。同時,一個品種幾角幾分算起來也非常用時,還有在算價時,要反過頭來看價格,每看一次要用時三秒,一個顧客的貨為了看價格有時要用看40次左右,需2分鐘,要解決快,只有解決這三個問題。而是他上班后,加班做了三件事,一是把各個品種的糖果每塊的重量稱后再算出來,一兩是幾塊、二三兩各是幾塊,并在宿舍里苦練,做到一抓就準;二是苦記糖果價格,做到每種糖果的價格熟記于心,不需看價格表;三是苦練心算口算,貨包裝好,貨款也算出來了。二個月下來,他在“問、拿、稱、包、算、收”上不斷摸索,練就了“一抓準”與“一口清”的硬本領,使得柜臺的工作效率增長近10倍。還有一個問題一直是售貨員難以解決的問題,在排隊的時候,總有小孩子急于要吃糖果,但又得排隊,在后面哭鬧著,張秉貴想出了一個絕招,拿塊糖塞在小孩嘴里,待輪到本人買時,稱枰后拿回一塊放回柜臺,從此,再也聽不到小孩的哭鬧了。后來在他的柜臺前不僅只有買貨的,觀看他的人員也是里三層外三層,有的甚至站在樓梯上看他賣貨,他的柜臺成了百貨公司的一道風景線,張秉貴也成為了百貨公司的一張名片,而他的賣貨藝術被人們譽為燕京八景的第九景。
同事與顧客說張秉貴的工作熱情有一團火,在柜臺內他是三步并成一步,下班后由于一天的高強度工作,他是一步變成三步,工作時總是一臉微笑,不管顧客有什么要求他總是盡其所能幫助完成。由于他的突出表現(xiàn),他個人先后榮獲北京市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勞動模范”,并多次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百貨公司前廣場至今直著屹立他的銅像,陳云同志為其題詞:“一團火精神,光耀神州”。
張秉貴一個售貨員把工作做到如此圓滿,就是因為他有一團火的工作熱情,他這個故事也告示我們,其實工作崗位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它做到極致,把你的能量充分地發(fā)揮出來,把你的價值充分展現(xiàn)出來才是最重要的。張秉貴一個平凡售貨員獲得那么高的榮譽,載入國家記憶史冊,也就當之無愧了。
“一團火精神”在現(xiàn)實的社會太少了,而我們黃袍山公司每個管理者與員工,如果都有這一團火精神,把自己苦練成各自工作的能手,在其工作崗位上盡情地發(fā)揮出來,我想我們的黃袍山人的工作效率與工作成果,將會翻開新的一頁,黃袍山有跨越不了輝煌的理由嗎?